如果你也有记录笔记的习惯,可以看看我推荐的这几款App,从开箱即用到支持复杂定制从云端同步到本地存储,总有一款适合你。

程序员一般记录的都是自己的技术心得,实践历程,别的App还得下载,如果你正在飞书办公的话,直接打开飞书文档就可以写起来了。

打开知识库新建文档,还有很多模版可以选择,所以对于单单说“记录”这个需求,飞书是肯定够用的。

image

并且写完之后,可以设置成公开,直接分享给其他人,也能获得其他人的收藏和评论,查看被多少人查看等等。

image

如果你想导出的话,飞书只支持导出Word、PDF,对于程序员最需要的Mardown格式反而没有,如果呼声够大的话,应该也会加上。

数据存储在飞书的服务器上。

下载地址:https://www.yuque.com/download

语雀是阿里巴巴出品的产品,支持IOS、安卓、MacOS、Windows、iPad。详细信息大家可以去官网查看一下。

语雀使用起来感官上要比飞书舒服很多,很干净。

App操作逻辑也比较清晰,如果是日常记录,非常够用了。

image

同样也支持非常丰富的模板,对于普通人来说,写文章、写心得、记录旅游、记账、分享,这几样都能满足。

不断的换App的最大问题恐怕还是颜值,其次就是数据存储上免费版够不够用。

image

这种支持多端文档同步的App,不可能不收费,不然就活不下来,这几天程序员圈子里闹的沸沸扬扬的老牌博客站「博客园」就是一个例子。

所以大家看自己的情况,免费版够用就用免费版,付费会员看自己接受程度,我90%的人估计都是轻度用户。

导出支持的格式比较多 : word、paf、markdown、jpg、语雀文档

当然,你的数据也是存在它自己的服务器上。

下载地址:https://www.wolai.com/

对于Notion我只是轻度试用了一下,没有太深入使用。所以这里着重介绍一下wolai

(我知道有很多人把Notion玩出了花,一边用作知识库,一边还能直接建站。)

wolai,我用起来就类似一个国内版的Notion。

这是它的界面,左侧是文件列表,右侧是文件内容

image

支持块级双链,方便你串联知识,不过我对这个块级双链用的不太好,没有那么多东西可以串联🥲

image

但是这也是它的一大特色,每一段文字、图片、表格等等都会视为一个块,可以充分发挥你的想象。但也是要求你有比较多的积累素材才能把它真正用起来。

同样也可以生成分享链接,设置权限等等。

也支持绑定微信服务号,给服务号发消息即可保存在wolai中

image

颜值方面和丝滑度方面,个人感觉比语雀略逊一筹。

同样数据存储在云端,多端同步。

PS: 上述几款App,差不多都是向Notion看齐。但由于Notion服务器问题,国内使用不是很方面,所以受众有限。

下载地址: https://flomoapp.com/

和上边介绍的几个不同,Flomo更加轻量化,记录的内容也更加碎片化,适合你突然来的灵感,或者一时的感悟。(记录长的肯定也可以

界面长这样

image

这是我的Mac端

image

如果你平时不是要写那种长篇大论的文章,或是记录庞大的知识体系,Flomo的使用场景真的非常适合。

类似你随手发了个朋友圈一样,简单快捷,不拘泥于语法,内容至上。回顾自己的笔记时,靠左侧的标签分类来查找,标签支持多级。

笔记之间也支持链接,但需要pro会员才可以。因为我没有尝试,所以不知道是不是双向的链接,不过猜测是的。

绑定Flomo的微信服务号,可以通过给微信的Flomo服务号发消息来进行快速记录,这一点和wolai是一样的。

这是他们的付费标准

image

下载地址:https://obsidian.md/

如果你想找到一个功能齐全,同时又完全把数据保存在本地的App,那一定绕不开Obsidian。

这是它的初始界面

image

同时也有非常多的主题可以下载,可以自由选择各种markdown配色,所以说它的颜值不是问题,问题在于你能不能接受它的繁琐

如果你不使用插件,其实也能满足你绝大部分的场景,除了链接分享。因为它的文件都是在你的本地。

在我使用起来,Obsidian还是更偏向于文章类的长篇的记录,如果记录的片段过于琐碎,只会让左侧的文件目录更加庞大。(当然有类似插件如Thino,支持你记录碎片内容)

image

如上图所示,它就类似于vscode,有非常活跃的插件社区,基本上你能想到的笔记功能,都能在里面实现。但这同样也是它的缺点,因为对于不想折腾的人来说,或者是非程序员,看起来有一些上手难度。

比如你要实现使用github来进行笔记的云端同步,那就得使用Obsidian Git插件,同时还要知道github的使用方法,这无疑都是门槛。

如果你愿意折腾一下的话,Obsidian绝对会越用越顺手。基本的写作还是要求你懂一些Markdown语法来达到最好的效果。当然,完全不懂的话,也不是什么问题,就只管写就好了。

如果说你觉得Obsidian太过于繁琐,上手难度太高,我还有另一个轻量化的App推荐给你:Typora

下载地址:https://typora.io/

typora也是一个markdown编辑器和阅读器,我在它的很早期的bate版本就使用过。

它和Obsidian一样,都支持markdown语法的实时渲染。

同时它更加的轻巧,不像Obsdian一样有很多插件需要研究,看起来是一个让你专注于写作的好帮手。

这是它的界面,同样有很多主题可以选择。

image

它的官网下载应用包只有Mac和windows,所以我也不清楚它有没有移动端App。

支持Markdown文件的导入和导出,导出格式也比较丰富。

我不再使用的原因,就是因为它过于简洁,不太符合我的需求。我还是希望多多少少可以有一些辅助功能,让记录的文字更加灵活和有序一些。

不过现在又多了一个理由:它开始收费了。

image
不过它有15天的试用期,你可以下载尝试一下。

官网地址: https://www.usememos.com/

最后一个要介绍的是可以自建服务的笔记App。

这里推荐的是Memos,但不仅限于Memos,还有一些其他非常优秀的开源项目。

这是Memos的界面,有没有感觉有点熟悉,他早一些的版本功能其实和Flomo是基本一致的。

image

Memos后端使用的是Go,前端使用的是React,完全开源,支持Docker部署,目前(2024-07-15)版本是V0.22.3。

作者的更新内容也比较有争议,砍掉了很多大家觉得好的功能,也有删掉又加回来的功能。

所以非常建议大家自己部署时,锁定版本,只要够用就行。毕竟更新再频繁,到底还是一个笔记App,核心还是记录。

后面如何部署和二开,我会单独再写一篇,这里只介绍部署后的功能点。

数据存储问题。可以部署在云服务器,本地内网环境,家庭Nas环境里,数据存储全看你的盘大小。不过云服务器访问速度看你的服务器配置。

Api功能。这一点放在Flomo里也是收费功能,Memos可以生成Token,你可以在外部调用自己的接口,进行读写操作。也可以配置webhook,用来通知飞书、钉钉、微信等

分享。点击分享可以直接生成一个链接,这个链接就是你部署后的地址。

双向链接。发布一条笔记时,可以链接另一条笔记,两个笔记之前就可以相互点击跳转,其实这个链接就是上边分享用的链接。

主题。它的主题是需要你自己写入css文件,目前我还没发现有写好的别的主题,不过它自带的样式其实还算简洁,这也是我选择它的一个原因。

最最重要的,就是定制/魔改。如果不是为了定制,其实完全都不用选memos,浪费服务器钱,浪费时间,最后只换来了其他App一样的效果。

通过定制可以实现独一无二的UI界面,更多的接口功能。

也可以同时学习React和Go,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技术,因为这算是一个有着非常明确需求的项目,你做什么功能完全比着Flomo抄就可以了,同时技术栈还比较新,比什么用xx前端框架复刻一个饿了么这种项目要有用的多。

那你可能就要问了,我废了这么多劲儿,最后得到的不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笔记App吗?有什么意义吗?

首先能问出这个问题,肯定是已经在技术上丧失热情了,把研究技术当成费力不讨好,想必咱们之间也没什么好说的。

这个问题就类似有人问:为什么你一个钓鱼佬,十次有九次空军,还有一次钓到地球,还花那么多钱去买装备?半夜还要去钓鱼?这有什么意思吗?

这就是热爱,你他妈的懂不懂啊😤

首先我们排除一个连免费版都没有的:Typora。

前提是平时有写作习惯。如果都没有写文章记录的习惯,直接使用微信朋友圈、小x书这类App就可以了。

如果你懒得折腾,但需要分享给朋友或社群看,喜欢写长文的话,推荐飞书、语雀、wolai这一类的App,写完了直接就可以发链接。喜欢分享感悟,碎片笔记,可以选择Flomo,写完后导出图片进行分享。

如果你热衷于折腾,平时也有大量写作和记录的需求,又想要一个完全离线版的笔记App,Obsidian是值得一试的。

而Memos适合你喜欢研究前端和Go,并且记录和分享的内容也是一些碎片笔记。

甚至不是因为你多么需要笔记App,而是单纯的为了把玩一个有趣的开源作品。

这就是唯一有意义的意义。


还有很多App,像是印象笔记、思源、为知、oneNote、有道云笔记等等等等,太多了。

如果你有推荐的神器,欢迎在评论区给大家指路👏👏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