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 2024/10/29 开始使用 Nuxt 的生态,掐指一算,已经有两个半月。

开始做时没有细致的规划多长时间内开发多少内容,只有一个大概的方向:先是从博客入手,然后设计一个类似朋友圈动态功能,然后设计评论系统,最后再写一个点赞功能。

陆陆续续提交了 300 多次代码。

image

就这样一直开发到感觉完善了 80% ~ 90% 左右的内容时,于是 1 月 10 号开始拆分功能。

在五天内拆出来两个仓库。

一个是博客站 ,增强了文章的属性,默认的 md 文件都被解析为单篇的文章。而一个特殊配置的目录下可以解析成文档,就像是 vitepress 生成的文档类似,我起了个名叫:小册。

image

开发下来,最大的阻碍就是 Nuxt 的生态教程太少,版本太落后。找资料比较费时间,有一些比较新的教程或知识点,都是在 youtube 上,在 github 里,还都是 Nuxt 生态的核心参与者自己出的教程或分享。

所以我多发一些 Nuxt 的内容应该是有一些意义的,然而这个意义取决于有多少人对 Nuxt 感兴趣,至于以后能开什么花结什么果,只能过一段时间再回过头来看了。

虽然可用教程少,但好处是外网发的内容准确度是很高。坏处还是我对它有所企图,生怕这个生态突然就嗝屁了,我的努力也付诸东流。

毕竟大环境是面向 BOSS 编程,BOSS 招人要什么技术,我就用什么技术。我多少有点背道而驰了,以至于时不时焦虑一下,但好在定力还可以,热爱还是能盖过一切。

另一个是 Nuxt 版的 Flomo,我这么说应该比较好理解,毕竟 Flomo 用的人多一些,我也起了个名叫 Memoz

image

功能主要参考 FlomoMemos,但也不能全抄,有些我自己用不到的或是太费时的,都不能下功夫开发,因为在没有用户的情况下,我更倾向于输出一些干货文章以及录一些视频,有了围观群众之后再细细优化。

目前完成了 30% 左右,完成了基本的 md 内容渲染,标签功能,热力图已经有了想法,还没实现。但已经把两个项目的源码放在了 github 上,接下来也会多多公开编码。

对于使用者(我)来说,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在碎片化的记录之后如何搜索和归纳整理,为生成新内容所用。所以完成一个基础版本后,我就会先用起来,在实际的使用中看看有什么问题。

考虑到最可能的结果是大肆宣传也没什么人关注,所以我需要尽快部署到更多的推广平台,混个眼熟。

v2ex 也发了个帖子,1770+点击,给博客站带来了170+新用户的访问,挺不错的。虽然留不住几个人,但是我需要多多感受贴近流量的感觉

掘金CSDN 还是得继续发,虽然阅读量感人,但是也算是在中文互联网上的一个 SEO 途径。

对比掘金、CSDN。公众号的大部分读者也不看技术相关的文章,还有的看了也就看了,没什么反馈。反正平台是不会给一个纯技术文大力推广的,除非在标题和封面上下功夫。

纯写技术不可取,还是要结合自己正在做的事,把故事穿插进来,读者更愿意围观正在做的事儿吧。

在过完元旦后,有强烈的想要录视频的冲动来着,选了一下录屏软件,但是转眼就过去半个月了,还没开个头,争取近日就录一下!

坚持长期做一些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确实没错,但现在我觉得要加一些条件了。

有些长期做能产生的价值,短期高质量的做也能产生相同的价值。

所以一旦正在行动中,想法就会随着行动的推进发生变动。如果没有行动,就只能空谈自己认为的价值。

说白了还是有点懒。

但对比过去一年的话,这两个月也能称得上“稳中向好”了。

1 - 2 个月复盘要比年度复盘要有用一些,可以迅速的调整状态。年度总结更多的表达对过去一年的遗憾以及对下一年的憧憬了。

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复盘,以前也没复盘过,就是突然停了下来,回想了一下最近做的事,然后库库一顿码字,有点神奇。

接下来的要做的事,年前这几天应该是以整理文章、视频为主,每天有时间就开发一些新东西,毕竟快过年了,内心真的有点躁动了。

年后先把 Memoz 猛推进一波,然后同时写点东西,录点视频。

然后就开始开第三个坑: IMGX,一个极简、高效的内容美化工具,类似于生成卡片的 App 吧。

在二月份如果顺利的话,后两个产品应该都能初步完成。不顺利的话,那估计就是连第二个都完成不了。

反正不管开发什么产品,都有一些降级的收益:模板+文章+视频+教程。

我隐隐感觉,要在 25 年第一季度(4~5月份)进行更高强度的输出来获取到一些正反馈,今年才有可能发生转机,不然最有希望的又是下一年了。

最后,每天给自己留一些娱乐时间。

集中精力做事,把焦虑和犹豫的时间挤掉,就多出时间来放松自己了。

虽然目标远大,任务艰巨,但松弛感必须拉满,游戏都不玩,那真没意思了。

复盘结束 👏👏👏